首先,将硬调空间改造为软调空间。像地板、天花板、四壁采用夹板、石膏板或木板钉成的空间就属于软调空间,以钢筋水泥或砖砌的空间被称硬调空间,目前大部分居住环境都属于硬调空间。硬调空间有个缺点即不能适当吸收多余的高音与中低音,造成聆听音乐时高音过于刺耳或中低音过于沉闷的缺点。虽然软调空间也有可能存在低音吸收过量而产生低音不够坚实的缺点,但是实践证明,软调空间仍然比硬调空间适合聆听音乐。将硬调空间改造为软调空间具体方法:用石膏板钉成夹层,夹层内铺上玻纤棉。这样既不会减小很多夹层空间,也可以改善隔音效果。采用石膏板或夹板的原因是因为薄夹板或木心板容易吸收中音,而石膏板由于较重,吸收的低音较多,对聆听音乐的负面影响较小。此外,石膏板是防火材料,用来做夹层比较安全。
其次,选用大空间做家庭影院比小空间好。因为大空间的容积较大,音箱发出的声波受边界(六面墙)扭曲影响较小,得到的声音比较正确.在大空间中,如果能适当调配,所得到的声音会比较轻松、均匀与正确,而且低频下潜更深。驻波危害的程度相对较低。
第三,器材搭配要适当,反射、吸收与扩散三者巧运用。每个音响空间都会有自己的声音特色,这些声音特色还需配合适当的音箱,才能发挥红花绿叶之效,音响空间布置越好,搭配范围越宽。反之,如果音响空间布置得不理想,则只能找到少数的器材来适应如此偏颇的空间。空间大小不同,搭配的音箱也不同。在小空间里配大音箱或大空间里用小音箱都会徒劳无功,这要靠丰富的经验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精心调配反射、吸收与扩散声波,目的就是要得到温暖、饱满、柔和、丰润、清彻、透明的声音。
音响空间音响效果的标准并不是唯一的,而是多重的。音响效果的标准以现场音乐的演奏效果为准。